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安商惠企的法治化环境,是一座城市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底色。
【资料图】
近年,示范区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连续出台多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全力打造群众满意、企业称赞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法治之力,激发城市活力,为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出真招
构建完善稳定的法治制度环境
长鸣依法决策警钟,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构建执法监督“四全”模式,彰显执法力度与温度。
示范区党工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推动形成共谋共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法合力。今年4月23日,《济源政法领域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系统性改革方案》出台,围绕保障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经营主体统一平等保护、健全涉企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完善司法服务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确定20项重点工作任务,系统提升法治服务保障水平。5月10日,《关于建立完善济源政法机关办理重大涉企案件报告制度的通知》下发,护航正确处理重大涉企案事件,维护安企利企的服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5月9日,济源中级人民法院出台《济源两级法院保障律师执业便捷措施》,推出律师参与诉讼“绿色通道”、律师出庭自动避让功能、优化律师网上阅卷服务、开通法官律师互评系统、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强化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措施。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制度措施的持续加码,示范区连续出台多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措施,为营商环境良性运行提供了根本保障。
动真格
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市场环境
“感谢你们的协调解决,我们才能拿到被拖欠的近万元工资!”前不久,济源某公司的劳务人员专程来到示范区人社局,紧握着劳动保障监察局执法人员的手,激动地道谢。
这得益于示范区人社部门开通“三快通道”,即快调、快审、快结,及时解决劳动人事争议纠纷。仅2023年一季度,济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已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26起,调解率达82%。
近年,济源还成立“济事清源”调解中心,对接24家基层治理单位、55个调解组织、146名调解员,全面提升诉前调解成功率;设立济源“枫桥法庭”,坚持源头防范,将庭审开在村庄院落,把调解搬到田间地头,零距离就地解决纠纷;推出律师持调查令在线查询不动产信息制度,创全省首位;持续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率,实现监管事项覆盖率达100%。
同时,示范区政法系统持续加强基层解纷网络建设,建立基层矛盾纠纷“双渠道”闭环管理六项机制,统筹基层党组织、村(居)自治组织、公安、司法、信访、群团组织等力量多元解纷;发挥三级综治中心、“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支民调队伍”等作用,凝聚基层多元解纷的专精力量,有效提升法治服务保障水平。
今年1—5月份,两级法院买卖合同一审案件平均立案时间不足1天,两级法院涉企买卖合同首执案件的平均结案用时54.71天,两级法院网拍成交率54.04%,网络查控措施期限内发起率100%。
实施司法“暖服务”,营造法治保障“热环境”。示范区持续不断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码赋能,出实招、做实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营商环境之“优”,促进法治环境之“善”,助力全区营商环境再优化。
见真情
提供优质普惠的法治服务环境
2022年8月,济源中院民二庭利用3天时间成功调解了一起企业之间的合同纠纷案件,不仅促成双方不计前嫌、再次合作,还直接带动与本案关联的另外4起民事案件和1件执行案件全部了结。
在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方面,济源创新涉企案件办理“五个一”工作机制,坚持“审前联系一次、判前沟通一次、判后答疑一次、执行提醒一次、定期走访一次”,增强企业司法获得感;组织开展“满意度提升双百行动”,持续深化员额法官与示范区企业“一对一”结对联络服务机制,并通过“济源法院联企微信群”线上一对一为企业“菜单普法”,提供精准司法服务。据统计,济源两级法院去年共走访企业546次,拉企业入群362家,企业在线提问、法官在线解答180余条。
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司法保障。今年以来,示范区聚力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制,组建律师服务团8个,参与律师169人次,体检企业117家,通过“济源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等公众号开展线上普法活动,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优质法律服务。
据了解,今年以来,济源两级法院18项执行质效指标中4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9项指标位居全省前三名。其中,实际执结率56.09%,全省第一;执行完毕率33.72%,全省第二;结案平均用时39.14天,全省第三。
时间无痕,“精彩”有迹。下一步,示范区将通过出台制度措施、优化服务水平、强化服务监督等“实打实”的举措,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法治环境之“善”。
标签: